2003年,杭州湖畔花园,一个网站诞生。
之后人们逐渐认识到,互联网商业世界的幕布一角已经掀开,那是一个广袤无垠的新天地。
一本杂志的意义,或许就在于刻画和寻找新时代变迁的蛛丝马迹。相比书籍的聚焦,杂志的报道像是散落的斑斓碎片,人物的故事、品牌的沉浮、企业的兴衰,共同折射出社会的倒影和世界的经纬,拼合出属于一代人的神韵形貌。
曾有人这样形容一本杂志的力量——当时代列车飞驰而来,我们可以用它看清历史的轮廓。
《天下网商》便是这样一本杂志,诞生在互联网经济浪潮崛起的2010年,如今已走过14个年头,从电商平台草莽而起、野蛮生长,到互联网商业万花如海、百舸争流,奔腾的变革如同一曲宏大的乐章,几乎渗透进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,甚至观念和思想。
在这样潮声如雷的新时代中,《天下网商》用笔墨将每一缕阳光编织成值得珍藏岁月,不断挖掘着互联网商业浪潮里的新鲜宝藏。当我翻动书页,读到那些饱含热情的篇章,其中既有作为媒体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守望,更有企业家、创业者年复一年的韧性和拼搏,都浓缩在这每月一刊的80多页纸张当中。
《天下网商》总共分为六个栏目:《封面报道》《观察》《访谈》《视界》《面孔》《圈子》,在这本杂志中,经常可以看到互联网行业的先锋力量、深度剖析的商业案例、图文并茂的数据分析以及编辑团队与一线创业者、投资人之间的深度对话与思维碰撞。
从0到1,荣耀从何而来
《对话创始人》是今年《天下网商》最重磅的新栏目,也是让我最为期待的内容。
有谚云:“于高山之巅,方见大河奔涌,于群峰之上,更觉长风浩荡”,这一栏目深度对话正是在全国消费市场中各个细分领域、经营规模数亿乃至数十亿级的冠军品牌,从品类顶端的经历中,汲取商业智慧,感受消费改变世界的最强音。
如果说市场是一块有限的蛋糕,他们并非是从有限蛋糕中夺食的幸存者,而是通过洞察新的机遇、运用创新,运用“从0到1”、“从无到有”、“道生一”的智慧,从最渺小洞察的开始,找到新的市场蛋糕的一群人。也正是这一群人的努力,悄悄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样貌。
在《李涛:从户外生活中发现商机,品牌年销售突破5亿元》的创始人故事中,85后理工男李涛发现了轻量充电装备的市场空白,应用中国硬件开发和供应链的独特优势,与创始团队发明了全新户外电气泵。这个“新神器”开辟出了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,产品在全球160多个国家供不应求,在让人们的户外生活更智能的同时,也为企业带来了超过5亿元的营收。他说,创业者,就是这个时代的“达芬奇”,创业的精神就是希望用不一样的东西去影响更多的人。
在《唐国海:71岁浙商持续创新,打造年营收30亿元上市公司》的故事中,年过古稀的唐国海依旧活跃在行业一线,将航海家般开辟新大陆的企业家精神,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中。他在智能床领域联合德国、美国以及中国的团队,攻克关键技术,产品更在2022北京冬奥会中站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之下。如今舒福德的海外市场已经占据八成营收,比市场需求更先一步的布局,让他吃到了新市场的头一杯羹。
在每一期刊物中,读到这样的故事和对话,都让我内心备倍感激荡震撼,在这些企业家娓娓道来的陈述中,揭秘了他们背后的成功密码——对需求的敏锐洞察、冒险大胆的探索、敢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中国供应链系统的支撑……多种因素和时运加成,让他们成功抓住了时代的脉搏,成就了不寻常的自我,也重塑了人们的生活。
波澜起伏,瞭望潮水的去向
温斯顿·丘吉尔曾说:“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,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。”过去数十年来互联网世界的变革,为中国企业的财富增长造就了一段黄金时代,在市场的电光火石、五光十色间,谁能洞悉其中的内在逻辑,谁就能看清潮水的去向。
《天下网商》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板块是《封面报道》,它就像是互联网商业的瞭望塔,为读者传递行业未来最新的行业风向。
在《“企二代”接班,从走到聚光灯下开始》一文中,如今“企二代”成了行业中一大群体。年轻的继承者们,为商业世界吹来了一阵新风,也带来了品牌增长的“新解法”。麻辣王子二代张子龙、朱炳仁铜二代朱军岷、洁丽雅二代石晶,三人都是守正出奇的品牌创新代表,在内容电商崛起的当下,三人抓住新流量的势能,找到了品牌焕新、触达年轻人的新路径。
在《第一批出海的淘宝商家,已经尝到了甜头》的封面报道中,编辑部通过对电商平台和一线商家的调查和走访,敏锐洞察到在当前电商平台商家向海外拓展市场的新趋势。在跨境出海浪潮下,一批“先吃螃蟹”的中小服饰商家,通过低成本“探索式出海”,走出国门,将品质服饰和原创设计迈向世界。他们的故事,也将启迪更多商家找到第二增长曲线。
一本杂志,与奔腾不息的互联网商业相连,向读者展示,在广袤纵深的中国消费市场里,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在上演。新的机遇在出现,而笔墨将其中的历史性瞬间定格成行、编织成册,描绘出这个时代奋斗者的群像和风云变化的巨浪。
就如同《天下网商》杂志的名字,胸怀“天下”,记录“网”的无边浩瀚,“商”的无垠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