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期刊文化特派员陈云:用镜头点亮乡村振兴之路
最新动态
期刊文化特派员陈云:用镜头点亮乡村振兴之路
2025-06-034


编者按:

文化特派员制度是我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创新实践,通过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,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。2024年5月以来,我省期刊出版单位选派的3位省级文化特派员深入乡村一线,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,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文化事业服务奉献,彰显了浙江期刊人风采。让我们跟随文化特派员的脚步,聆听他们的心声,感受文化特派员以文化力量为结对村带来的精彩蝶变。


陈  云  文化特派员

浙江摄影出版社副总编辑

《浙江画报》执行主编

我的名字里有个“云”,所以当我站在航川村的云山之上时,我觉得我与这片土地早就命中注定。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,在这里,我成了第2393号村民,带着一份对乡村文化的热爱与执着,肩负起作为文化特派员的使命,用摄影艺术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。


重点结对村


俯瞰航川村

航川村,位于建德市航头镇西南方,村域面积9.71平方公里,人口2392人,拥有全省首家乡村摄影艺术学校,是杭州市摄影村落之一。


驻村工作一览

驻村以来,我一是以文化项目提升村庄影响力:在深度调研后,以“两山”理念提出20周年为契机,组织“我和我的乡村”全国手机摄影大赛、“两山”主题摄影创作征集活动,同时邀请两位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开设三期名家摄影工作坊,邀请全国航空、地理、画报等视觉类媒体开展摄影大采风活动。二是改造提升文化空间:为解决村民宿核心区域缺少文化交流空间问题,与航头镇一起盘活村内闲置资产,对原有泥土房(废弃猪圈)进行改造提升,打造乡村美术馆,落地摄影工作坊、摄影大咖课程等,持续用摄影助推航川村乡村振兴。三是培育视觉人才队伍:组织多场产业互助分享会,开设“短视频拍摄制作”课程,邀请网红博主、《国家地理》签约摄影师等大咖来村内授课,吸引航川村及周边村镇的摄影爱好者参与,提升村民审美及摄影技巧。四是助力特色产业发展:将高端影像展引入航川村,并在周边村开展巡展,吸引航头镇应征青年、航川村研学项目学员以及村民参观,与村民宿运营公司共同策划,推出“航川故事集”“一宿一味”等专栏,多维度拍摄短视频50余条,持续输出航川村农文旅深融特色产业,促进乡村产业发展。
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主题影像创作暨全国画报看建德创作实践活动启动仪式


村里来了摄影大师


摄影教学分享会

驻村第三天,我邀请了驻村“文艺村长”范胜利和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吴品禾,与航川村的村民们一起举办了一场摄影教学分享会,教大家如何构图、如何捕捉光线。一个村民指着倒影中的建筑,说:“我天天在这里,都没看到过这么漂亮的景色。”我帮他调整了相机的角度,他兴奋地按下快门,那一刻,我看到了他眼中的光,那是对光影世界的好奇,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多办让老百姓看得懂的影像展


向观展村民介绍“革命与复兴”

主题影像展

艺术之火可以燎原

我策划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主题影像创作大展,计划把摄影展从室内搬到户外,让航川村化身为一个天然的美术馆,把精选的摄影作品铺陈在田野间、山峦上、溪流旁,让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,让每一位村民都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与见证者,让每一位访客都能在呼吸之间感受到艺术的力量,聆听到自然的呼唤,体验到人与万物共生的和谐之美。
作为第2393号村民的日子里,我时常往返于杭州和航川村两地,这段从繁华都市到宁静乡村的旅程,不仅仅是我往返于家与派驻点之间的距离,更是我心中关于梦想的距离。我将继续通过摄影技巧的培训,唤醒村民内心的艺术梦,通过志愿者团队的美育支援,让航川村的每个角落都流淌着文化的血液。摄影可以成为一种力量,一种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力量。



来源 | 《浙江画报》社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